每年的冬季比赛陆续结束,鸽友都有不同程度地总结今年的成绩和不足,规划未来,由于我经常给获奖鸽主拍鸽照,因此归纳全能赛鸽获奖骨骼模式,是否对初入公棚的鸽友有所帮助?
赛鸽飞翔靠它的双翅扇动产生升力和前进的推力,由于信鸽骨骼的不同,产生的阻力和上升的浮力是不同的,从而造成赛鸽的疲劳程度也是不同的,那么在不同的赛程的、单关、多关、地形和风向等等均能获奖的骨骼可以认为是全能骨骼。
鸽体的骨骼包括龙骨、脊背骨、两根耻骨、尾骨,从鸽子的侧面组成了信鸽侧面的上下曲线轮廓,从鸽子前面观察:龙骨、脊背骨、肋骨和双翅组成不同形式的阻力曲面。本文因讲赛鸽的骨骼,因此不考虑双翅组成的阻力面的前提下得出的概率统计。
阻力曲面大体分为:(上下)长方型纺锤体部分、正方型纺锤体部分、(左右)长方型纺锤体部分三种。假设以最前面的阻力曲面向尾部作无数个垂直的剖面,如果无数个垂直剖面中有比最前面的阻力曲面大的剖面,那么它的飞行阻力相对于最前面的阻力曲面为最大的形式的阻力会被一部分浮力抵消;反之,相对来说它的前部分只有阻力曲面,没有浮力曲面。以上是顶风(不考虑侧风的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鸽子飞行在顺风的情况下(也不考虑侧风的影响),受风的面积大的鸽子,飞行的速度相对较快,由于尾部的受风面积最小,因此,鸽子顺风飞行既受鸽体在空气当中产生的阻力又产生浮力,因此,顺风比赛速度普遍快,但风速过大会使鸽子本身的重力和分析产生的阻力和浮力的之和造成鸽体失去平衡,就像船在大海中遇到大风会翻船一样的道理。
侧面观鸽大体分为:(前后)长方型纺锤体部分、正方型纺锤体部分、三角型纺锤体部分三种。(前后)长方型纺锤体部分:由于体型较长,飞行时浮力较好,阻力相对浮力较小,适宜于单关、多关赛、丘陵、山区、逆顺风和长程比赛。 正方型纺锤体部分适应于平原、丘陵的单关、多关赛。三角型纺锤体部分适合中短平原、顺风、逆风小、单关的比赛。
从上可以看出,全能赛鸽获奖骨骼模式是:不管是顺风、逆风、侧风它既有阻力曲面,又有浮力曲面的船型骨骼。实际比赛还要考虑肌肉、羽毛、双腿、双翅、头、颈、尾羽和鸽子定向等环节,养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凭经验对鸽子规律去研究和判断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