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和人类一样,都有着各自的风格。俗话说“鸭朋友,鸡冤家”,道出了鸭和鸡的不同风格。当鸭棚里走进一只陌生的鸭子时,双方都“呷呷呷”地频频点头,亲热非凡。当鸡群中闯进一只陌生鸡时,气氛就紧张起来了。那些好斗的公鸡,瞪着乌眼珠,互相斗争,一直打的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方休。 对于鸽子的风格,艺术大师梅兰芳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守信用,守秩序,爱好和平,服从命令。”鸽子“爱好和平”,这是最鲜明的风格。在《圣经》中描写鸽子口衔橄榄枝,给被困在方舟的人们带来了福音。经受两次世界大战的人们,酷爱和平。绘画大师毕加索笔下的那羽展翅翱翔为世界和平奔波的鸽子,备受人们的喜爱。在人们的心目中,鸽子是和平的化身。“和平鸽”,这是人们对鸽子的爱称。在巴黎的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这些饱受战争创伤的名城,到处都有成群的鸽子在飞翔。 鸽子作为“和平天使”,指的是它同人类的关系上体现出来的风格。那么,在鸽子的同类之间,又有什么样的风格呢?最明显的就是合群和好胜。你看,它们成群而起飞,成群而下降;合糟而欢饮,同舍而酣眠。有时,棚舍里偶尔进来一位陌路,不管是觅食或找窝,它们从不驱赶出门。如果它不愿离去,也就吸收它定居落户了。诚然,它们之间,有时为了争夺一个窝格,或食槽和水壶等,也会互相殴斗,啄啄翅打,闹的不可开交。可是,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它们又和睦相处了。特别是当它们在飞行途中遇上了鹰等猛禽,更是团结一致,群起而攻之,直到把共同的凶敌赶跑。在“合群”这点上,鸽子是远远胜过鸭子的。 鸽子的好胜比鸡子的好胜,要文明的多了。“好斗的公鸡”,说明鸡子的好胜是在同类格斗这一不文明的劣行中表现出来的,颇有点流氓、地头蛇。而鸽子的“好胜”,是高尚的,文明的。它表现在竞翔上,比谁飞得快,飞得远。这有点像在跑道上角逐的田径运动员。无论百米赛、千米赛,或是马拉松赛,在跑道上是对手,当跑完全程,决出胜负,他们就互相握手祝贺,彼此切磋技艺。鸽子在竞飞中完全是由“好胜”性支配的,从来不讲“友谊第一”的。请看,当人们在竞赛的起飞点打开笼子时,一群鸽子冲向高空,盘旋几下,看准方向,直飞而去。这时候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竭尽全力,快速归巢。什么亲娘老子,同胞兄妹,都各不相让,统统在归巢时再见。有位鸽友训放12羽赛鸽,在丹阳一哄而起,到上海却不是一群而下。最先到得是那羽白壳雌鸽,只见它矫健的身影,从高空直线而下,飞进鸽舍。接着,间隔几分钟、十几分钟,一羽一羽地接踵而来。 “合群”而又:“好胜”这是多么可爱的风格!愿我们的鸽友都来发扬这种精神。无论是前辈、晚辈,无论是名流、异派,大家携手共进,为中华信鸽“冲出亚洲,飞向世界”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