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无老师”,这是台北一位鸽友的见解,听来不无道理。大学里设有生物系,但没有“鸽子系”,更没有“养鸽博士”这类学位,可以说养鸽者多数是无师自通的。话虽这么说,但是养鸽也有学问,甚至有很高深的学问。初人门者,找一位养鸽经验丰富的老师,使之少走一些弯路,可见老师还是有的。 为人师者,要有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以,老师必须是能师。许多中青年鸽友对养鸽老人,都称“老师”,看得出,他们是至真至诚的,没有半点虚假或调侃之意。可是,对我们老人来讲,决不能以“老”为“师”。“能者为师”这句古训,永远是至理名言。当今鸽界,欧美各国的育种能耐很高,台湾鸽舍的管理水准堪称一流,不少中青年人接受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新东西,他们称我“老师”实际上是一种礼节性的尊称而已。 “名师出高徒”么,寻师者总想投在名师门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名师还应是“明师”,才会给你真正的帮助。所谓“明师”,也就是鸽德高尚的名师,值得你学习的不仅是高超的养鸽技艺,同时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在我们鸽界“好为人师”者大有人在,他们只有言教,缺乏身教,光说那些连自己也做不到的大话。如果这位名师言教和身教背离,那末越是有名,越是徒有其名。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去外地访友,酒席之间忽然闯进一名大汉,朝着我们中间的一位纳头便拜:“今天可见到您啦,老师,收我这个徒弟吧!”可见他是慕名”而来的,难免带着点盲目性。 我们都是从小学生过来的人,听到“老师”这个称呼,都会肃然起敬,然而人师与鸽师毕竟是有所区别的。在鸽界养谁的鸽子就是谁的学生,“老师”是依附于鸽子的,你得了冠军,你的话就是夺冠军的经验,你的鸽子就是有冠军的种鸽。不管你老不老,只要你鸽子好。不管你名不名,只要你鸽子灵。杂志上看到你得了冠军,就写信拜你为师,什么“能师”、“名师”、“明师”,全都让位于“鸽师”。 孟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也”。投师果然重要,如果一时无“能师”、“明师”可投,那末不仿环顾四周,同鸽友多多交谈,可能学到的东西更多。未了,试步匈牙利诗人斐多菲的原韵,作一个不甚确切的结尾。 “能师诚可贵,明师价更高。若求名师时,两者不可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