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365首页 问吧 站内导航 家园
设为首页
365搜索 | 论坛 | 地图 | 视频 | 信鸽百科 | 天气查询 |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篇 > 饲养管理
 

抽查公棚幼鸽的两则心得

时间:2009-08-19      来源:信鸽365      浏览次数:
抽查公棚幼鸽的两则心得

  最近一个多月帮助经营公棚的朋友抽查刚刚收到的参赛幼鸽,具体方法是对这些30-50日龄的幼鸽进行一定比例的随机抽查,以统计的方法估算出幼鸽群体的健康状况。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数据积累后,经过向送幼鸽到公棚的鸽友了解情况和资料分析,发现了一些关于赛鸽健的规律性的问题,从侧面折射出赛鸽繁殖和日常管理中的疏漏。

  心得一:对毛滴虫的防治

  此次不间断检测幼鸽的健康状态有以下规律性的特点:幼鸽毛滴虫的感染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四月初幼鸽的健康状况好于五月的幼鸽。经过向多位鸽友了解,送往各个公棚的幼鸽是春季连续繁殖的,就是说第一窝幼鸽的状况好于后面的幼鸽。特别是毛滴虫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当发现幼鸽有毛滴虫后,在征得主人同意后,对其种鸽或者保姆鸽进行毛滴虫检查,结果是毛滴虫的密度高得惊人。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通常情况下,鸽友们在开始繁殖赛鸽之前一定要进行呼吸道和毛滴虫的清理,然后才会开始配对、孵化、育雏。一连几窝蛋繁育下来,老鸽的体力消耗极大,致使抵抗力明显下降,这时以毛滴虫为代表的常见病就会乘虚而入,感染老鸽。幼鸽出壳后,老鸽使用混有毛滴虫的鸽乳哺育幼鸽,导致一出生就感染了毛滴虫。随着幼鸽一天天地长大,毛滴虫的势力也在幼鸽体内不断扩大。这样的幼鸽身体自然不如没有感染的幼鸽身体好,实际上在比赛前就已经输了。

  针对上述情况,我建议每孵化一次都要清理一次呼吸道和毛滴虫。有些鸽友质疑我的观点,认为在繁殖期间不应该使用药物,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会影响幼鸽的生长,特别是羽毛的生长。针对这种特殊的状况,我建议在老鸽子孵蛋8-10天的期间给以毛滴虫和呼吸道护理各两天,由于是在孵化期间,等到幼鸽出壳时,药物已经代谢干净,不会影响到幼鸽的发育。还要注意,这时的给药最好是口服,不要用饮水的方法,做到每只老鸽都有准确的药物摄入量,确保疗效。

  心得二:保持保健砂的清洁

  在为幼鸽做入棚检查的时候,经常在嗉囊采样时遇到刚刚吃过保健砂的幼鸽,这样的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会发现大量的细菌存在,比没有吃过保健砂的样本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个现象很普遍,而且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假设每次幼鸽采食保健砂的时候就食入大量的各种细菌,久而久之势必使幼鸽生病的概率大大提升,这就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样本中大量的细菌肯定和保健砂有关,但是细菌是怎么进入保健砂的呢?

    我开始以为是保健砂的细菌控制超标造成了这种结果,于是我随机地抽查能接触到的保健砂,即对鸽友们使用的各个品牌的保健砂在使用前先由我无菌采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做细菌培养,结果是大品牌的砖型保健砂由于经过高温烘干工艺质量最好,基本没有细菌,袋装的保健砂抽查结果稍差,但细菌也不是很多。保健砂是细菌直接来源的假设被推翻了,我只好重新开始收集信息。最后,又做了一系列的试验终于解开了谜底。

    我征得了一位鸽友的同意,在鸽棚中放入了一包新的保健砂,并且每天采集样品做细菌统计,连续20天。第一天几乎没有细菌,第二天开始增长,20天时细菌数量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在现场观察时,可以见到羽毛、粪便的粉尘飘落到保健砂中,一次甚至见到了麻雀在保健砂中洗沙浴。细菌进入的途径找到了,回想一下,保健砂是鸽棚中存放时间最久的“食物”,远远超过了饲料和饮水,一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就会使细菌不停地进入赛鸽的消化道,使患病的可能性提高。

  上面是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些管理中的不足,提别写出来和广大鸽友共同探讨,希望鸽友们避免上述原因对赛鸽造成的不利影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推荐资讯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发展历程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广东互联网行业反垃圾邮件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