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365首页 问吧 站内导航 家园
设为首页
365搜索 | 论坛 | 地图 | 视频 | 信鸽百科 | 天气查询 |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篇 > 赛鸽训飞
 

公棚那点事之——从公棚训放模式筛选种鸽的思考

时间:2010-02-18      来源:      浏览次数:
公棚那点事之——从公棚训放模式筛选种鸽的思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许多鸽友对地方赛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选择参加公棚赛,仅仅把地方赛当做公棚赛的种鸽试验场,毕竟公棚赛对国内大多数鸽友来说,还是较为昂贵的消费方式,可高昂的回报率,使不甘心的大众鸽友成为重赏之下的一介勇夫。
公棚规程一般标明预赛前训放不少于12次,最多也不会超过十几次而已,与地方赛前的私训加公训的次数相比如何?要想在公棚比赛胜利者中占有一席之地,地方赛之前的家训亦应按此操作。从公棚第一站热身赛(热身赛一般实际司放距离为80120km,最远不会超过150km,因公棚训放果真到位岂不多失鸽吗?)之前共计训放12次,那么,这12次训放,公棚如何安排较为科学呢?
一、近距离多放

   
是指以不超过
50 km为限,从零开始实行不同方向的多次训放,目的有仨:
1、幼鸽入笼后一直散养于公棚,没有服笼训练。所以,有些做得较好的公棚搞两次零公里训练是也,服笼适应一下。
2、幼鸽近距离多放是为了避免幼鸽入笼的应激反映,减少丢失情况发生,降低疾病,疫情突发的可能性。
3、最重要的是让幼鸽们熟悉棚舍周围环境,为长途训放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二、循序渐进,克服急噪
首先,由于各公棚饲养、管理等各方面情况的不同,一般收鸽范围较广、期限较长,幼鸽存在品种来源、作育环境差异,成熟、健康状况不一,开家家飞、身体素质不齐。近距离多放由那些入笼早、初具定向能力的鸽哥、鸽姐们带领小弟、小妹顺利确定归巢方向,找到棚舍地点。
其次,训放时间应选晴天无风的气象天气,减少阴、雨、风等自然因素和粗暴抓鸽、装笼动作,运输途中野蛮驾驶、剧烈摇摆等人为因素,对幼鸽训放产生的不利影响。
再就是饲养上的配合:一是最初训放,幼鸽归巢后饲养员应尽量少进棚舍,减少家飞,避免惊扰,让幼鸽休息好,增强恋巢性;二是饲料质量较平时少而粗,少为减少消化负担,粗为易消化,防止胀归,再为增加饥饿感,提高归巢欲望,早回早吃,晚回不食、无食,晚餐可适当喂八分饱。
三、科学安排,按部就班
公棚到底如何安排训放才算合理呢?有条件的话应时间服从质量,次数服从效果。即一方面公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不顾幼鸽当年比赛规律性,延长集鸽时间,扩充收鸽羽数,又想按规程订的时间完成比赛,必须加快训放频率,势必增加赛鸽负担;另一方面以鸽子本身习性和身体条件为前提,逐步建立其恋巢、归巢、快速进棚的良好习惯,形成高存棚率、高归巢率,信誉好、效益优的良性循环运行模式。熟轻熟重,显而易见。不让在不适时宜(仓促训放比赛;气候环境恶劣)打无准备之仗——败仗的可能性存在。
至于如何具体安排训赛,我国幅原辽阔,公棚众多,气候、地形等条件相差甚远,公棚应因时、因地,遵循自然法则具体安排。
既然笔者已经介绍公棚的训放做法,在家选留种鸽时,“郑人买履”先以公棚训放方式自度其足,看存棚种鸽是否符合公棚参赛标准,这样才能立于公棚赛事不败之地!望有兴趣同志共同探讨。
笔者(地处华北平原——冀东南地区)地方赛家训次数具体安排如下:
秋季幼鸽:
训放距离(km): 0     20    50   100
次数:         35 35 35 35
春季复放幼鸽,可酌情减少训话次数。
只有经过秋、春两个以上赛季检验的种鸽,才有做育公棚赛鸽的资格。
    一己之法,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推荐资讯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发展历程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广东互联网行业反垃圾邮件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