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感觉到中国 信鸽市场的发展非常好。有组织,有计划,市场大、规模大,鸽民多,应该说是资源丰富,基础雄厚。经过几年的参与打比赛,了解掌握了一些情况,也长了不少见识。一路走,一路看,问一路,听一路,想一路,话题只有一个,就是信鸽方向的发展问题。在中国良好的发展条件和蒸蒸日上的大环境下,鸽民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热情, 公棚没有潮起潮落,只有大浪淘沙。公棚的责任感,公平竞争是主要存在的问题,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所有鸽民最担心的核心问题。毫无疑问,发展是硬道理。不要流于空谈。发展是具体的,发展不能空谈,豪言壮语就是空谈。如果在认识上取得共识,在行动上取得一致,向好方向发展是不成问题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信鸽市场,为了更好地认识公棚,我们不妨对公棚进行“解剖麻雀”式办法来进行。解剖麻雀,采取个案剖析方式,是为了把握规律,以点带面。对典型个案剖析,从大处着眼思考问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具体个案问题入手,达到以小见大。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有问题,就要从个别中看出普遍性。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 一个公棚,一个鸽舍就是一个麻雀,我们运用“解剖麻雀”的手法来了解公棚,来认识鸽舍。公棚之间、鸽舍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只有“解剖麻雀”才能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治理的办法和取得治理的效果。找到问题,提出问题,让其心服口服。为鸽友服务,只有落实到万千鸽民,与鸽民同心,才能使鸽民得到实惠。 多次深入公棚,哪怕是走马观花,也能从其表面现象中了解情况,多次深入公棚,就是一次次地“解剖麻雀”。公棚表面上的“不好干”和“干不好”,根本上说是管理能力较差,出错状况在所难免。 公棚无大事,但系着许多鸽民的心。观摩公棚就好比解剖麻雀,目的是为了掌握实情。选择一个公棚,用解剖麻雀的办法掌握实情。通过一个一个地提出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找到答案,就会得出公棚发展方向的结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实情的模式。在调研工作中,应主要着眼于那些大做文章的公棚,着眼于面上具有共性的问题,着眼于那些于各种利益牵制的问题,着眼于那些容易产生“后遗症”的问题。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薄弱环节,应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案。
考查和研究就是通过实践,了解情况,解剖麻雀,切实形成自己的想法,做到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寻找办法。深入一个公棚解剖麻雀,取得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推进整体工作。 深入公棚,发现典型,把揭露的问题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抓住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麻雀式的解剖,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找出原因,及时提出建议,促进管理,充分发挥监督性作用。
各鸽协要多做考查 经常化。各鸽协应该经常实地考查。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研究出带有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等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原则。不能因为暂时的正确,就一劳永逸了。因为事物总是在变化中发展的。考查也不能忽冷忽热,时断时续,一定要长期坚持。 制度化。考查形成一种制度。做调研时,应有目的、有步骤、有要求,把调研的重点放在落实上,要发挥中鸽协督导职能。鸽民走马观花可以,而鸽协的考查必须有的放矢。 考查方法。首先,要有考查项目(目标)、考查计划和课题,列出考查提纲,明确考查内容,达到有针对性之目的;其次,到公棚广泛了解情况,多问、多记、多想,把握公棚的思路脉搏,了解工作操作进程,掌握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第三,依据调查结果,下功夫,认真分析、归纳、综合,写出有真实情况的高质量的考查报告;第四,把考查成果运用到决策中去,实现考查成果的转化,这是考查的价值所在。第五,考查时,听真话、察实情、然后要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横向对比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用足够的数据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做到有理有据,做到制度上、机制上提出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
从客观上说,各地的公棚是增多了,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投入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利益关系各不相同。中国当今的公棚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比前几年不知要复杂多少倍。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这是衡量领导机构指导能力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当前,鸽协干部眼里只有成绩没有问题,因为他们平时作风漂浮,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的明明看到了问题,却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喜欢报喜不报忧;还有的领导越是有影响的公棚越要凑过去,小公棚,问题多的公棚,问题必然会越积越多,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这种作风是不行的。普遍性的问题不能代替特殊性。同样是公棚,具体到不同的地区就会有千差万别的情况。因此,不能满足于上报材料,更不能停留在普遍情况上,而要不时地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公棚去实地考查,“解剖麻雀”,摸清真实情况,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找到的问题进行排队,找出症结所在,尤其抓住针对鸽友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对症下药,就是收获。不能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考查公棚应提倡:对话的方式,把鸽民所忧、所虑,告诉公棚。不仅要看公棚招牌式的门面,也要看其后院和角落,不仅要了解正面的意见,也要倾听反面的看法,防止片面性,不搞“形象公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