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365首页 问吧 站内导航 家园
设为首页
365搜索 | 论坛 | 地图 | 视频 | 信鸽百科 | 天气查询 |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病篇 > 信鸽保健
 

人畜共存:当心三大传染疾病

时间:2006-04-11      来源:信鸽365      浏览次数:
人畜共存:当心三大传染疾病

    狂犬病:狂犬病并不一定被狗咬才会感染,有时候仅仅被狗舔一下,都有可能因其携带有病毒的唾液与人的血液接触而发生感染。由于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很长,可以达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加上病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已成为近年来“宠物病”的最大祸首。

  专家支招:宠物犬虽然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切莫故意去逗惹它们;如果不慎被狗咬伤出血,应在24小时之内到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坚持定期给小狗注射疫苗;每年至少要为狗进行一次寄生虫方面的检查;尽量不要把狗抱在身上,不与狗共用餐具,更不要与它们“亲嘴”。

  猫咬病:这种病常见于喜欢玩猫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他们喜欢把猫抱在怀里嬉戏玩耍,因而极易被咬伤、抓伤而传染该病。该病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人一旦被感染就会引起全身性的杆菌性紫癜,在皮下长出一块块的“紫斑”,引起典型的亚急性淋巴结炎症,出现乏力、关节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脑部疾病、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此外,猫还非常容易传染弓形虫病。由于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受到感染的猫可排出30万个卵囊,并可长期存活,食用沾上这些卵囊的食物,可造成眼、耳、喉、内脏等多种器官发病,孕妇感染弓形虫病后,极易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

  专家支招:经常给猫清洗身体,定期对猫窝进行消毒处理;平时尽量少与猫“打闹嬉戏”以免被咬伤或抓伤;接触宠物时,不要让它们舔你的皮肤,接触之后要及时洗净双手;及时清理猫粪以防止感染弓形体病,因为弓形虫在刚刚排泄的猫粪中还不具备感染力。

  鹦鹉热:导致鹦鹉热的元凶是鹦鹉身上的一种病原体,主要随鹦鹉的鼻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可经人破损的皮肤、口腔、鼻腔等途径进入人体,因此人吸入染病鸟类的羽毛、粪便尘埃都可发病。除了鹦鹉之外,金丝鸟、相思鸟、红雀、百灵鸟、鸽子等鸟类也能传播该疾病。人一旦受到传染,会出现发热、寒战、周身不适、厌食、体温逐渐升高、咳嗽等症状,并可出现肺炎及明显的突变伴继发化脓性肺感染,治疗周期较长,且病死率可达30%。

  专家支招:尽量避免与鹦鹉、鸽子等鸟类的羽毛尘埃、粪便接触;定期清洗鸟笼,清洗时要戴手套和口罩;当鸟的食欲明显下降、羽毛无光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它很可能是感染了鹦鹉病;刚买的鸟类可用金霉素处理过的饲料强制性喂养45天以控制传播,以消灭鸟血液和粪便中的病原体;由于咳嗽的飞沫和痰液可以通过吸入而感染别人,所以感染该病时,应注意别传染给家人。

新闻链接

    被宠物咬伤的应急处理

  饲养宠物,难免会被猫狗及鸟类咬伤或抓伤,这里应就地尽快(最好是在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3%-5%肥皂水充分冲洗,再用75%乙醇消毒,然后用浓碘酒涂擦。伤口不宜包扎,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宠物未注射疫苗或被不名宠物咬伤,在经过初步处理后,还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推荐资讯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发展历程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广东互联网行业反垃圾邮件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