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365首页 问吧 站内导航 家园
设为首页
365搜索 | 论坛 | 地图 | 视频 | 信鸽百科 | 天气查询 |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病篇 > 疾病诊断
 

信鸽的常见寄生虫病

时间:2008-02-16      来源:信鸽365      浏览次数:
信鸽的常见寄生虫病


    蛔虫病

    蛔虫病是鸽子常见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各种年龄的鸽子均可发生,其中以刚分窝的幼鸽最为易获。鸽子吞食了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到小肠部位后,幼虫破壳而出,钻入肠黏膜作移行发育,然后再返回小肠腔内发育成虫。成熟的雌虫又在小肠内产卵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经10至12天的卵内发育,又再度成为有感染性的幼虫。

    主要症状:患鸽病状依鸽龄大小和寄生虫寄生数量的多寡而定。一般情况下,幼鸽的病状重于成年鸽:虫体寄生越多,则病情越重。如寄生的虫体不多,一般无明显的病状;寄生的蛔虫数量较多时,患鸽表现为精神不振,常呆立减食,黏膜苍白,生长发育减慢,并逐渐消瘦,或有间歇性下痢等症状。

    防治方法:每天清除粪便,搞好笼舍内外的清洁卫生,保持饲料。饮水的洁净无污染,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另外,鸽群每季度应作一次全面的投药蛆虫予以预防。对病鸽可用盐酸左旋咪唑,按20毫升/千克体重的计量投服;或用驱蛔灵在晚间投服,每次250毫克/只,连投两个晚上。 

  绦虫病

    鸽绦虫病是由寄生于蛐蜓,蜗牛等中间宿主的节片戴文绦虫和寄生于中间宿主蚂蚁的四角赖利绦虫引起的疾病。各龄鸽子均可发生,以幼鸽感染率为最高,成虫寄生于鸽的十二指肠和小肠。

  主要症状: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噶染严重的,表现为发育停滞,羽毛粗乱无光泽,常独居一角,体况较差,无力;下痢拉粘稠带有泡沫的粪便,仔细检查粪便时,可见有极小的呈方形或长方形白色不透明的离体绦虫体节。

  防治方法:搞好鸽舍内外卫生,消灭中间宿主――蛐蜓、蜗牛、蚂蚁、小螺蛳等,每天清扫粪便并堆积发酵,定期消毒鸽舍和笼具。对病鸽治疗,可给服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150至200毫克的剂量给药,也可用中药槟榔片按1.5克/千克体重的剂量,煎水于早晨空腹时灌服。

  球虫病

  本病是由鸽子吞食了唇豆艾美耳球虫或鸽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而引起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各种年龄的鸽子均可发生本病,但以幼鸽较成年鸽为敏感。病原通过被污染的饲料、水,从消化道侵入鸽体,寄生于鸽的小肠和大肠之中,孢子化卵囊。未孢子化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湿度和氧气条件下经数天的发育,再度变为孢子化卵囊。

  主要症状:鸽球虫病的临床症状,依病鸽的不同年龄而异。成年鸽的症状轻微,幼鸽则症状明显,病情较重,并有较高的死亡率。主要表现为;病鸽不思饮食,但大量饮水体质瘦弱,苍白贫血腹泻粪便呈绿色或黑和色褐色带血,有的呈红褐色带血,拉稀严重的伴有失水现象剖检可见肠道炎症,肠黏液充血或出血,如刮取小肠黏膜镜检,可发现有球虫卵囊。

  防治方法:由于球虫卵囊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发育,对高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故应保持鸽舍和运动场的干燥,勤除粪便,饲料、饮水和砂槽严防粪便污染。现病鸽及时隔离,病鸽可用盐酸左旋咪唑或敌菌净治疗,剂量为40至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天1次,每次每羽0.25至0.4克连续服用3天。

  鸽虱

  鸽虱是鸽子的一种常见体外寄生虫,几乎每个鸽群都有鸽虱寄生。据资料介绍,现知鸽虱有11种全部以羽毛.皮屑为食,有时也吸血,故又称羽毛虱。鸽子不长洗澡,鸽舍清洁卫生不好是导致羽虱寄生的主要原因。鸽子相互间的接触或鸽虱蝇的飞窜,则导致鸽虱在鸽群中传播。鸽虱对鸽子的危害,一方面是使鸽子不得安静,另一方面也是传播鸽子疾病的重要媒介。

  防治方法:常给鸽子洗澡,并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对患有羽虱的鸽群使用烟叶梗煮水给鸽子洗澡,或在沐浴水中加2%的碘酒,在鸽舍和巢盆内放置“除虫菊”或垫铺烟叶梗,都有较好的灭虱作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推荐资讯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发展历程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广东互联网行业反垃圾邮件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