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365首页 问吧 站内导航 家园
设为首页
365搜索 | 论坛 | 地图 | 视频 | 信鸽百科 | 天气查询 |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繁育篇 > 育种配对
 

我的引种之道之“冠军对冠军”

时间:2010-05-19      来源:      浏览次数:
我的引种之道之“冠军对冠军”

本人09年底开始重新高起点出发起棚养鸽,拜访我省各市赛鸽名家高手也多次在各大公棚以及拍卖会购之名优种鸽和赛绩鸽,在引种方面心情有喜有悲,现本人把自己对引种之道的独特见解写出来,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有鸽友们之所以掏高价引进冠军、亚军之类的高名次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采用高位名次鸽配高位名次鸽的方式培育出仍然能从竞赛场上拼回冠、亚军的新生代鸽。这种以汇聚众多高位名次鸽的快速性状基因为一棚,达到以多重快速性状为优势取得胜利的构想,虽说不是绝无仅有独具一格,也算是一条可行之路!
    尽管说“冠军的后代不一定是冠军,但冠军鸽的上代一定有过冠军鸽的出现”这个理念指导鸽友引进高位名次鸽本身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问题在于培育流程方面,大家都知道。冠军鸽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伴有偶然性,除了具备的“种、养、配、训”这个基本先决条件外,“天时、地利、人和”也是造就冠军鸽横空出世的重要外在因素,再加上天气、运气等客观条件,也许就会造成认为冠军的没有成为冠军,不认为冠军的却出乎意料得了冠军的错位现象。
    引进的“药”出来的冠军而言,虽言取得的冠军成绩没有任何不实之处,但并不是靠自身真正的飞行速度实力,在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所以从客观上讲成绩是真的,但从主观上讲却是虚假的,被人引进的最终目的是作种用,但这种半真半假的冠军鸽根本不具备遗传快速飞翔的基因条件和能力,尽管它的配偶是一只具有快速飞翔性状的冠军鸽,但由于上述成因而导致下代鸽的飞翔性能不尽人意的结果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正是笔者为什么提出《引进高位名次鸽应谨慎》的原因所在。

    “引进种鸽,不要只把重点锁在冠军鸽本身,而把目光放在它的平辈和子代身上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富有实际经验的老前辈曾经多次提醒我们。也许会有人不解:把目光放在冠军鸽的平辈身上容易理解,因为冠军鸽的平辈尚未出赛就被直接留为种用,一是品质好,种用价值极高,正所谓“知儿莫如父”,自己的鸽系什么特徵可留为种用是鸽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二是冠军鸽同辈由于没有直接血拼赛场,生理上自然不会存在因紧张激烈的劳累而造成的任何异常问题。对不出赛的种用鸽,除非精神上有毛病的人才胡乱喂药。

    但是,如果把选择种鸽的目光放在冠军鸽的子代身上就不太保险了,倘若这只冠军鸽也是“药”出来的怎么办?这就要有验证技巧,如果鸽主把这只冠军鸽的子代留在棚中继续自用或者送交公棚的话,就可以放心引进,还有这只冠军鸽被原鸽主自用多年,也能说明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任何一位冠军得主可以骗你骗我,但不会骗自己!
    本人以上所写意图是告诫那些求得高位名次鸽心切的鸽友在引进冠军、亚军或高位名次鸽时一定小心谨慎,否则的话,一不留神也许就买回高价垃圾鸽。总之一句话供鸽友们去体会:有些冠军鸽其冠军赛绩确实真实可信,但这只冠军鸽夺得冠军的真实形状却未必真实可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推荐资讯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发展历程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广东互联网行业反垃圾邮件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