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365首页 问吧 站内导航 家园
设为首页
365搜索 | 论坛 | 地图 | 视频 | 信鸽百科 | 天气查询 |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繁育篇 > 育种配对
 

种鸽还是活条好

时间:2010-04-29      来源:      浏览次数:
种鸽还是活条好

大凡刚开始养鸽者,都是从别棚(花钱选购或是向亲朋好友要蛋索雏)引进种鸽,但大部分鸽友都把引进的种鸽当做明天夺魁的希望,而倍加呵护,精心喂养,舍不得训放,参赛,更有甚者连让其家飞都不敢,而对他们采取终生监禁。就连引蛋自育和引进胎毛尚未退完的幼鸽也采取此法,唯恐有什么闪失。

    这种爱鸽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从科学养鸽的角度来讲:不论是引进种蛋,幼鸽,青年鸽还是公棚拍来鸽,都应在保证不飞失的前堤下,尽量开放活条。即使不能参赛也应与赛鸽一样天天家飞(家飞时间可以短一些,但毎次起码也在30分钟以上),以保持其体能,使其健壮。大家都知道:信鸽的优良性状是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人为的,科学的训、养、赛,并在赛鸽中不断汰劣存优,再经过优良(有赛绩)个体间的世代优状遗传繁衍而形成的。

    没有平时一以贯之的家飞训练,即使是再优秀的种鸽,再优良的血统,它的遗传性状,血统优势也会随着“囚禁”时间的延长而在不知不觉中退化,以致成为好看不中用的肉鸽。笔者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某县看守所一短刑犯人,原来身强体壮,由于在其服刑期间整天装病,卧床不起,再加之看守所特殊的空间,不足3年该犯人即丧失行走能力。出监时,是其家人用板车拉回去的。回家后经过数月的体能锻炼,才能象刚刚学步的幼儿一样,歪歪斜斜地行走。

    同理:行走是人最起码的行为本能,飞翔是信鸽的天性。君不见:刚出壳半月的,羽毛尚不遮体的幼雏即在窝巢里扇动双翅,为不久的翱翔蓝天而练体能,打基础。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行走能丧失行走功能。鸽子长时间不飞翔能否失去飞的本能?它所作育的后代还能象其上代一样优良吗?通过下面的例子,我想足以令我们有所醒悟。

    笔者所在的城镇有鸽友花大价钱从外地引一对幼鸽,并是名家指定配对,回家后关入棚内,精料喂养,百般照顾,专事传宗接代。待其子代满半年,遂私训,尚不足百公里所育3羽子代已无一返回。该鸽友怒气冲天,大骂引种受骗,欲举刀诛而食之。幸被他人劝阻,并建议其对“囚禁”一年多的种鸽开家,几个月后,随鸽协训放到300公里终止。再育雏:两羽子代仅五个多月双双从460公里归巢。

    再例:宿迁市赛鸽高手仲跻林,有一次晚上集鸽,误把一羽只家飞不足半年的“母子回血”鸽送上420公里赛程,出人意料地获了四奖。笔者多次参观他的鸽棚,近10间种赛鸽舍,只有一间是呆条舍,专门关养引进后尚未育雏的引进鸽。只要是育过雏的引进鸽全部都是飞条,与赛鸽一样定时家飞,满棚鸽子健壮无比,人见人爱,所育子代季季有名,年年得奖,笔者认为与种鸽都是活条不无关系。井底之见,请予指正。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推荐资讯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发展历程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广东互联网行业反垃圾邮件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