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365首页 问吧 站内导航 家园
设为首页
365搜索 | 论坛 | 地图 | 视频 | 信鸽百科 | 天气查询 |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繁育篇 > 育雏开家
 

观赏鸽作育经验应用于信鸽育种的思考

时间:2008-01-14      来源:信鸽365      浏览次数:
观赏鸽作育经验应用于信鸽育种的思考

    我国观赏鸽品种繁多,自成体系,为世界所公认。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余种,成书于360多年前的张万钟《鸽经》所述也达130余种,是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近年赛鸽运动兴起,人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逐渐丧失对观赏鸽的兴趣,饲养信鸽的人越来越多,新出现的信鸽饲养者一提到观赏鸽多是这样说:那东西没用,不能飞。将我国数代人的观赏鸽作育经验统统抛开,丝毫不考虑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转而生硬地学习西方养鸽经验,我想这也是多年中国赛鸽无法赶超欧洲的原因之一。

    养信鸽的人,都知道詹森,詹森的成功不是偶然,是有其成功条件的。

    首先是对鸽子的热情,这一点我们并不落后,中国喜爱鸽子的人很多,鸽痴级的人物也大有人在。

    其次是投入大量的时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在这方面也不输给欧洲人。

    第三,詹森家以前是金丝雀饲养者,有作育金丝雀的成功经验,饲养金丝雀是需要控制羽色的。这涉及许多遗传学的知识,当詹森家后代开始转为饲养信鸽时,他们就有了前辈人成功作育金丝雀如何控制羽色的知识做基础,想想詹森的狐狸、石板等羽色。我们就不难发现,詹森家的信鸽饲养者继承了前辈作育金丝雀控制羽色的经验。而中国的观赏鸽培育技术之发达远胜西方的金丝雀饲养技术,假如我们的观赏鸽作育控制羽色经验能够成功地应用于信鸽领域,那我们在控制遗传方面一定比西方人做得更好!

    再看我们面前的现实,为什么我们就没能很好地继承我们前辈人的经验,而去生硬的学习人家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推荐资讯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发展历程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广东互联网行业反垃圾邮件自律公约